桥梁伸缩缝修补料
桥梁伸缩缝修补料以水泥为基础结合剂,高强度材料(石英砂)作为主骨料,辅以高分子胶粉、高效减水剂、早强剂、膨胀剂、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的超早强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。本产品具有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强、高强、无收缩、微膨胀;无害、不老化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,自密性好、阻锈等特点。
一、技术要求JG/T336-2011《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》
型号
2h抗压强度
24h抗压强度
28d抗压强度
加水混合后可使用时间
加水混合后可使用时间
BR
≥20Mpa
≥30Mpa
≥50Mpa
约30分钟可调整
约60分钟可调整
二、桥梁伸缩缝修补料主要应用于:桥梁伸缩缝出现损坏后的快速修复,核心是恢复伸缩缝的承载及伸缩功能,保障桥梁通行安全。
三、施工工艺
1. 施工准备:清理施工区域,设置安全警示标志(如围挡、警示灯);准备好修补料、搅拌设备(如电动搅拌器)、浇筑工具(如灰桶、抹子)、养护材料(如土工布、塑料膜)及压实工具。同时,检查伸缩缝破损范围,确保基层无松散、油污等杂物。
2. 基层处理:用切割机沿破损伸缩缝边缘切割出规整的矩形或梯形槽口,深度通常为5-10cm(根据修补料要求调整),槽壁需垂直、平整。
用风镐、钢钎等工具清除槽内松散混凝土、碎石及旧密封胶,直至露出坚实基层;若有钢筋锈蚀,需除锈并补充加固。
用高压水枪(或压缩空气)彻底冲洗槽内灰尘、碎屑,确保基层干燥、洁净(表面含水率需符合修补料要求,通常≤8%)。
3. 界面处理:按修补料说明书要求,涂刷专用界面剂(或水泥净浆),涂刷需均匀、无漏涂,且需在界面剂初凝前进行下一步施工,防止界面粘结失效。
4. 修补料搅拌:严格按修补料(粉料)与水的配比(通常为1:0.12-0.13,具体看产品说明)称量,避免随意增减水量。
先将水倒入搅拌桶,再缓慢加入粉料,用电动搅拌器高速搅拌3-5分钟,直至浆料均匀、无结块、流动性符合施工要求(可通过坍落度测试调整)。搅拌完成后,需在修补料初凝前(通常30-60分钟,视环境温度而定)用完。
5. 浇筑与压实:将搅拌好的修补料缓慢倒入清理好的槽口内,浇筑过程中需避免产生气泡,可分段浇筑,每段厚度不超过5cm。
用振捣棒(或平板振动器)轻振浆料,确保浆料密实、与槽壁紧密结合,表面无空鼓;若槽口较浅,可用抹子反复压实、刮平,使修补料表面与原伸缩缝表面齐平,误差不超过2mm。
6. 养护:浇筑完成后,立即覆盖土工布(或塑料膜)进行保湿养护,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开裂。
常温(20-25℃)下,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;若环境温度低于5℃,需采取保温措施(如覆盖保温棉),延长养护时间;高于30℃时,需增加洒水频率,保持养护材料湿润。养护期间,禁止车辆、行人碾压施工区域。
7. 开放交通:养护期满后,检查修补料表面无裂缝、空鼓、剥落等缺陷,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(通常抗压强度≥50MPa)后,方可拆除围挡,开放交通。
四、包装贮存
采用环保袋包装,净重25KG/袋,保质期3个月
须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,包装袋密闭,注意防潮,防冻。